人们对当下的翻译,满意度不是很高。譬如许多文史哲著作的翻译,坊间一般还是更认可民国知识分子乃至改造后的民国知识分子的译作。当然,这并不能说明翻译水平就真的不如民国了。俄语翻译公司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知识人的写作与研究放下了,但翻译这一块,却得以有限度地保存,甚至是“文革”期间,翻译这一块,也没有被彻底打倒。注重翻译,符合推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兵家遗训的领袖精神。一些读书种子及知识人,学有所长,歪打正着,得以在“翻译”中“偷生”。粗略判断,翻译水准的大幅下降,应该是90年代以后。当政治转向,“西方”的面目变得不再可亲,中方与西方的短暂甜蜜,在80年代末戛然休止。90年代后,中方与西方的浓情蜜意更多地转向民间。
翻译水准下降,固然有其功利性因素在内,但不可否认的是,翻译的受众发生了变化。比之民国,现在恐怕有更多的读书人———散居于世界各地、以华语为母语的读书人,可以直接阅读外文原著,无需翻译。最挑剔的受众舍却了译作,几近于原始状态下的商业手法自然趁虚而入,粗制滥造,力求多快好省地制造文化乌有乡,于是有鱼龙混杂的翻译现状。但是,一个人的语言总是有限的,精通十几国语言的天才,每个时代大概数不出十人。有人能读英文原著,但未必能读法文原著。更多的受众,需要译作。善造“圆形方孔”建筑物的时代,亦有不为所动的人文理想主义者。